【崇宁路教育集团】且行且思,提炼深度学习观 (2)
十月中旬,崇宁路教育集团围绕“深度学习•思维课堂”精神,在各学科教师中展开了大讨论。每位教师通过研读白皮书、聆听各类讲座、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,就“什么是‘深度学习•思维课堂’”,“实施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”进行了热烈的发言。
听,老师们这样说:
“‘深度学习•思维课堂’是理解的课堂,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与理解,给予学生动手实践、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,让学生充分‘动’起来。”
“有思维的语文课堂,就应该删‘繁’就‘简’,话题提炼突出‘精’字;由‘薄’变‘厚’,资源整合突出‘巧’字;由‘静’变‘动’,实践方式突出‘活’字。”
“教师要有‘慧心’、‘慧眼’,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‘偶然’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,让‘教育智慧’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。”
“深度学习的课堂不是浮夸的,而是实实在在的,不是泛泛的,而是扎扎实实的。梯度逐层深入,张弛环环相扣,课堂上的生成如花蕾自然绽放,孩子们收获在润物无声中。”
“深度学习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,教师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登的‘支架’,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,进而能自主内化知识,主动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。”
“课堂教学要有明晰的板块,清晰的逻辑线,教师要关注每个环节的实效性,关注课堂的容量,让所有的学生构成强大的学习共同体,真正将课堂学习与思考推向更高更广泛的领域。”
“构建‘做思融合’的课堂,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,点燃学生的思维能力,促进有深度的探究,渗透求真的精神,展现学生的创造力。”
看,老师们这样讨论:
崇宁路总校讨论现场
兰亭成员校讨论现场
亭子桥成员校讨论现场
通过教师的全体大讨论,集团作出高度提炼: “深度学习﹒思维课堂”是立足“学”,弄清“教”,习得“法”的真课堂,是有温度的对话场,有梯度的思维场。要实现这样的真课堂,离不开知识的精加工,能力的巧生成,文化的深浸润,素养的厚积淀。其要素是:贵在参与,重在思考,智在引领,慧在拓展。
“核心素养”是教育的最终目标,而“深度学习”是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。崇宁路教育集团各校将一如既往地践行“深度学习•思维课堂”, 切实有效将教改工作做好做实。